一是广泛宣传。针对当前新兵质量不高的问题,牵住大学生参军这个“牛鼻子”,从参军报国、福利待遇等方面宣传,张贴横幅14张、发放海报300余份、召开广播会44次、微信群发500余条,辐射宣传4000余人。二是精准动员。利用七人普数据,精准筛选出18—24周岁大专及以上适龄青年,由镇村社三级干部连同其家人邻里形成“3+N”动员模式,目前已有30余人表达出从军意愿。三是常态管理。建立参军适龄青年常态化联系管理制度,建立大学生征兵后备人选台账,每年8月高考录取结束后进行台账更新,每半年进行征兵意愿询问,每季度定期进行征兵宣传。